薪传红色精神 献礼建党百年| 华东师大教育发展基金会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生日快乐!
# 以教育强国,庆百年华诞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依托红色公益基金项目,推动党史育人、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国家战略,以实际行动献礼党的百年华诞。
# 传伟人精神,弘扬红色文化 #
弘扬“恩来精神”,重走革命之路
华东师范大学周恩来学习社,是翔宇基金会设立基金,在学校孟宪承书院成立的学生学习组织。学习社依托沪上红色资源,共同致力于弘扬恩来精神、践行爱国主义,打造大学—社会育人共同体。周恩来学习社设计“周恩来上海革命生涯地图”大-中学一体化研学实践项目,加强学思践悟,深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学生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精神。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周恩来学习社成立仪式暨首场活动“走进《我的七爸周恩来》”
传播陈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红研专项基金”是上海唯实文化研究所在学校设立的基金,旨在传播红色文化和唯实精神。在专项基金支持下,学校孟宪承书院党委联合校团委,依托上海唯实文化研究所“迎建党百年 传伟人精神 讲四史故事”主题宣传活动平台,共同开展“讲好身边‘四史’故事 百部视频献礼建党百年”大学生短视频大赛。发挥学校专业优势,推出《和伟人后代学“党史”学“四史”》项目,鼓励师范生积极研制党史学习教育课件,将红色基因融入中小学德育课程中。
“讲好身边‘四史’故事 百部视频献礼建党百年”
项目启动会
为积极推进党史教育融入中小学学科德育,建立社会-高校-中小学协同育人的新体系。2021年5月,校基金会、教师教育学院举办了“党史教育融入中小学学科德育创新实践论坛暨党支部优秀案例展示”活动,革命先辈陈云长女陈伟力女士作为特邀嘉宾出席。
各界人士共议党史教育如何融入中小学学科德育
# 融校史于党史,传继红色基因 #
支持学子寻访郭大力故居
作为“紫江公益人才基金”培育红色公益项目,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的师生踏上寻访之旅,到江西省赣州去找寻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之一)毕业生、《资本论》全文首译者、原大夏附中教师(现华东师大一附中)郭大力学长的求学足迹,大力推动“党建引领·红色公益”行动。寻访团队对郭大力开展实地搜集与考证工作,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纵深化。
郭大力故居
深挖校史资源,丰富红色故事
以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党支部力量为支持,积极挖掘郭大力翻译《资本论》的故事和光华大学的革命故事。
该文章收录于《档案春秋》2021年6月刊
开发微党课、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教育发展基金会党支部积极开展理论与实践学习,不断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先后开展了“与崇明区横沙乡兴隆村党支部结对”、“参访嘉定区党建服务中心现场学习党史”、“邮票里的党史”等红色教育活动,获得华东师范大学机关先进基层党支部称号。支部书记积极参与“四史”学习教育“写党课、讲党课、听党课、评党课”活动,其课程被评为“优秀微党课”。
基金会先后牵线协助开展“杨德广校长为孟宪承书院师范生同学作报告”、“杨德广校长在紫江·善知讲堂为同学们分享慈善梦”、“大夏书院师生采写录制的杨德广老师访谈录获得教育部关工委脱贫攻坚最佳微视频”等,弘扬和传承优秀老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杨德广校长在《读懂中国》讲述四个梦想
# 学习结合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
对接社会资源,大会展示品牌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学校办公室、基金会举办“迎双庆 促发展”高校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展示暨教育公益行动启动会顺利举行,专家学者、社会公益组织、企业代表等参会,共同分享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深入探讨高校与企业协同推动乡村振兴的策略、路径和方法。
“迎双庆 促发展”高校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展示
暨教育公益行动启动会
“爱飞翔”坚持10年精耕乡村教育
“爱飞翔·乡村建设”作为“乡村公益”代表项目,该项目历经10年,帮扶21个省市自治区246个县1182所学校1510位乡村教师,惠及乡村学生超过35万,有力推动了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爱飞翔”项目志愿团队被国务院扶贫办评为“全国志愿者扶贫典型案例五十佳”、华东师范大学脱贫攻坚杰出贡献集体奖。
爱飞翔十周年开班仪式宣誓
志愿者康拙在阿坝州若尔盖乡村学校支教2年
“教育筑梦”计划获社会力量支持
在社会各方的持续关注下,上海明泉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工商界爱国建设特种基金会捐资支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筑梦”计划和卓越人才培养工作。该项目将在华东师范大学对口帮扶的云南省寻甸县设立“王云梦想加油站”、“王云班”,通过帮助上海与寻甸学校结对的方式,打造师大乡村教育振兴帮扶工作的样板案例,进一步引领、带动当地基础教育发展。
明泉集团、爱建特种基金会捐赠仪式
#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
文案:孙琬琰
绘图:纪冬日
编辑:刘颖凡、李欣阅
来源:大夏书院、孟宪承书院、教师教育学院